对话

黄健华访谈

前侨福集团执行官、“侨福芳草地”项目的业主黄建华先生在访谈中,从一位企业家、艺术品收藏者、以及曾经学过建筑学得开发商的视角,阐释了“侨福芳草地”和“北京怡亨酒店”这一作品的开发初衷、过程和结果。 


”侨福芳草地”作为香港侨福建设集团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个落成项目,充满了黄建华先生对创建“尽善尽美的建筑物业”的热情和能量,在建筑设计专业界、地产业界、以及大众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,可以说一鸣惊人。

 

侨福长时间运作项目的风险也很大,所以当时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呢?
黄健华(以下简称GW):当初买下这块地时,我们就准备长期持有,所以希望把设计和施工都做到尽善尽美。我把它作为一个艺术品来打造,每一个细节都觉得是自己的成就。

 

您曾经说过,要先盖好房子再建立名声和品牌,您的理念是否通过这个项目实现了?
GW:
我认为设计做好肯定会挣钱。我最怕出名,盖好房子才是我的目标和理想。做任何事用心去做,这样才能把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。好的东西肯定有市场存在的价值,即使在市场不景气、房子租不出去的时候,我相信我的房子也一定会比别人的房子容易租出去,因为我的房子比较好。名利双收,先有名才有利,前提是人家喜欢你的东西。比如,我盖这个酒店一共才100个房间,目的并不是要通过它来赚钱。但是当大楼出名了之后,酒店就会很容易获得口碑。

 

其实在北京,如果项目的区位不在一个成熟的商业区里,做商场的风险还是很大的。而且这两年零售业受电商的冲击很大,很多之前做的不错的商场都出现了问题。而侨福好像在这么一个不合时宜的时候出现,同时为北京提供了如此难得的、充满艺术感的大型公共空间,令人们就算不买东西也很想来。那么您在策划的时候,是否已经意识到了会出现现在的这么一种状况?
GW:
其实没有。当时我策划的方案还是以写字楼为主,酒店房间一共是60个。后来有人建议我再扩大一点酒店的规模,我就牺牲了一部分写字楼来做酒店,改成100个房间。我想要把它做成一个独一无二的酒店,可以出名,所以就由我亲自来做。至于商场,我认为它迟早会被淘汰掉。而现在侨福的商业人气很旺,就是因为它的艺术气氛好,又有展览。大楼不管条件再好,它的策划和运营也必须跟着时代走,这样才会是好项目。开发商不这么考虑就不合格。


我会关注到方方面面:比如酒店的每一个房间,我要求必须要人性化;房子一定要有生命,绿化进来才能给它生命。政府的很多规范还有调整的空间,比如绿化和日照的要求。法规上要求以日照最短的一天为标准,其实可以再论证。不过这也是个巧合,因为日照的要求,设计师把房子设计成三角形和斜屋顶,反而给房子内部带来一个人性的空间。


再比如展示的艺术品,我本来想买朱老师(朱铭)的太极系列,但是他建议买国外的艺术品,因为全中国都有太极。后来偶然遇到达利的作品,他是现代艺术的先锋,于是我就选择了达利。当我收藏的艺术品数量越积越多,我对艺术方面的理解也越走越深,这个过程影响到了我的品位。我不停的换艺术品,这是一项挑战,更换是因为我对艺术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,所以艺术格调才会越来越好。


在打造房子的时候,要从艺术的角度来观赏这个房子。我希望每个房间都被装修成艺术品。因此我选择的装修风格包罗万象,不仅仅是传统的,也包括当代的、东西方的。每一层楼都有一个故事,有了这个主题以后就沿着这个方向创作。比如17楼是欧洲的东西;18楼是中国当代艺术;19楼是欧洲当代艺术;20楼是中国画。